<
g55z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明不可能这么富 > 第六百七十八章爱卿好好干啊!
    当然朱由校做这些都是为了分走地方的权利。

    朱由校这段时间研究了大明的吏治,发现皇权不下乡其中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明的官吏人数不够,根本管不到下面去。

    一个县也就只有主官、佐贰官、首领官、教职、杂职、杂役等职务。

    主官就是知县统管全县的一切事物,是当地的父母官,号称百里侯,又称土皇帝,为何他会号称土皇帝呢,朱由校觉得就是权力太过集中权力太大了而导致的。

    你看看啊知县的权利多大,全县范围内不管是民事,刑事案件,保卫城池,治安事件,人事任免,还有最最重要的税收财政大权都是他的。

    这些都是什么,这些都是一个地方最最重要的权利啊,若是后世的知县有这么多权利还不得笑的嘴巴咧到后脑勺去了。

    一个知县将这些权利集中到了一起,可不就是土皇帝了吗。

    这佐贰官即知县的副手,辅助知县管理粮马、巡捕等事。

    一个县的佐贰官一般有两个,一个是正八品的县丞,一个是正九品的主簿,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立的办公衙署,在这一县中,佐贰官是地位仅次于知县的官员。

    不过佐贰官与主官之间还有一种特殊而微妙的关系。明朝为了防止地方官员蒙蔽民情,时常会派遣巡按下基层巡查。按规定,巡按没有调动主官的权力,但可以调动州县的佐贰,也可以暂时委任某些佐贰官,然而现在这个时候也这个制度也能呵呵一笑了。

    官吏官吏,这个有官了那就有吏,这个吏员才是衙门中操办具体事务的人员。正式的吏员都须在吏部注册,朝廷给予俸禄,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编制了。

    一般来说,一个县有吏员十余名,小县可以少至数名,大县可以多至三十余名。

    吏员需要负责具体事务的机构有吏、户、礼、兵、刑、工六房与承发房、架阁库。

    以上的都是吃财政饭的属于国家全额拨款,可是后面的杂役什么的就不同了,他们才是一个县的基础执行者。

    要知道一个衙门的杂役众多,一般的县要有二三百人,大县往往有千余人乃至数千人,这些杂役的工资朝廷可是不发的,那么他的工资这么来?

    知县表示当然是就地取材啦。

    就算你们是个杂役,那也是有权利的啊,因此剥削百姓就是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那没办法总不能就饿死了吧,你指望知县大人会大发慈悲的给他们银子吗?

    电视剧中那些一清二白的知县,在就任的时候不准下面的差役捞油水,结果全跑光了的还真的是有可能的,因为不跑就真的要饿死了啊,知县那点薪水养活自己家人都勉勉强强了好嘛,哪还有他们的工资啊。

    朱由校要皇权下乡必须从上到下的全部改变,所有的差役全部编辑造册算入编制,由朝廷发放工资,给他们一个正式的身份。

    不然你让这些只会在老百姓的身上捞油水的差役下乡试试去,那还不如不下去呢,把这些人派下去老百姓还不得吃了朱由校啊。

    原本老百姓生活的就已经够艰难的了,现在皇帝又派来到了一群周扒皮啊,这种皇帝还不反留着过年吗!

    当然地方最重要的两个权利也必须分开,那就是财政权和人事权。

    人事权归理事会七个人开会讨论,知县失去了一锤定音的权利,但是保留将除了理事会常务理事之下所有官吏的立即停职接受调查的权利。

    以后知县不在负责县里面的刑事,治安等事物,这些事物将全部交给县尉负责。

    当然最最重要的监察权利是一定要有的,朱由校尤其对这点最重视,监察御史只接受垂直管辖,也就是说不接受地方约束,只接受上级指令,最上级就是都察院乃至最高到朱由校。

    朱由校就是要把权利给拆分开来,这样地方还有精力跟中央对抗吗,理事会七个人自己为了权利就得斗争的你死我活了,权利越分散对中央的管辖也就越有利。

    若是地方只发出一个声音那么中央还怎么插手地方事务啊,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

    县级暂时就这么设置了,到了府级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动,只是多加了两个席位,加入了知书还有治安官。

    这个知书可就是朱由校特别加入的了,因为这个职位不是地方任免而是中央指派,直接归吏部管辖,作为中央专门插手插手地方事务的钉子。

    虽然和知府是平级但是还要高一点,乃是一府之地的最高官员,不执掌民事,只负责当地的意识形态还有对地方政府的监控。

    关键时刻还可以调动监察御史,调查有问题的官员。

    后世那套成熟的官吏制度也是可以拿出来修改修改用用的嘛,好歹这也是后世多少专家研究之后得出的比较合理的官制,相对于大明来说还是非常先进的。

    若是你问天下官员会不会反对,那些地方士绅会不会搞事情,那朱由校只能告诉你人性啊,这一套搞起来那是要影响到多少人的利益啊。

    原本一个县的官员就那么几个,权利也都集中了,多少人眼馋都没用,现在呢皇帝把权利分散了,他们也可以获得权利,如此一来反对的人最多就那几个现在得利者,而支持的却是占绝对多数的未来得利者。

    要不然当年的推恩令是这么施行的,公侯的势力是大,可是他的势力也是下面人组成的,下面的人一看原来自己也可以分一杯,那么这些主家还能阻拦吗。

    还有这科举是怎么普及的,世家的威势再大也大不过占天下大多数的寒门啊,世家就那么几个,寒门遍布天下,用人数都堆死他们了。

    所以这个政策实施之后反对者不用朱由校出手,那些未来得利者就会出手帮朱由校解决问题的。

    然而呢,朱由校会告诉那些未来得利者,其实这个政策就是为了限制住你们的吗?

    当时机成熟的时候,那些自以为是的未来得利者就会发现自己好像控住不住局势了,主要权利将会收归中央所有。

    “孙爱卿一切都靠你了,不要辜负了朕的一片赤诚,愿爱卿日后光宗耀祖青史留名啊!”临走之前朱由校深情拉着孙传庭的手不愿放开,眼神里面满是不舍。

    老孙啊,这个朕可是交给你了,你要是干不好朕一定把你家祖坟给刨了你信不信!

    孙传庭满目泪水竟无语凝咽。

    陛下有你这么坑臣子的吗!这么大的事情您就真的要当甩手掌柜的了啊!